一、会议时间: 2016年8月23日上午8:30-11:30
二、会议地点: 云南财经大学景贤楼五楼501会议室
三、参会人员:YHDRA专家及会员
四、会议内容:
(一)信息通报
1、缅甸木姐农村地区健康评估促进项目进展—张晓玲
云南省健康与发展研究会(以下简称YHDRA)的工作人员张晓玲,向大家通报了由云南省国际民间组织促进会、瑞丽市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及缅甸木姐卫生局三方合作的“缅甸木姐农村地区健康评估促进项目”的概况、调研进度以及目前的收获,研究会将对该项目进行第三方评估。
2、校内青少年防艾项目进展—陈晋玲
根据《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局关于开展2016年度云南省防治艾滋病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》,研究会项目办向防艾局申请了“云南省校内青少年防治艾滋病干预项目”。项目于2016年6月6日获批,现在已经和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搭建合作伙伴关系。
3、IASSCS-福特基金会国际研究奖学金申请—李俊杰
李俊杰老师与大家分享了IASSCS-福特基金会国际研究奖学金申请信息, 介绍了IASSCS-福特基金会国际研究奖学金的资助方向、资助项目数、资助周期、资助金额及申请要求等。
(二)专题讲座
云南人口流动:态势与影响—— 罗淳
本次例会邀请到云南大学的罗淳教授,为大家带来“云南人口流动:态势与影响”的专题讲座。罗淳老师在本次讲座中将流动人口问题展开,从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揭示了流动人口的态势与影响。
首先,罗老师分享了当代中国人口生育率低 、老龄化重、城镇化快、流动性强的“新常态”。从人口的角度解读了城镇化,让大家了解到城镇化可用人口指标“城镇人口占比”来分成初级、快速、成熟3个阶段,中国正处于城镇人口占比在30%—70%之间的快速城镇化时期。
本次专题讲座的主题是“人口流动”,所以罗老师在会上介绍了迁移与流动的概念,用大量详实的数据,解析了当代中国流动人口流动的规模变化情况、流动原因、流动方式、年龄与空间分布等内容,肯定了流动人口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。
对于当代中国流动人口的态势与影响,罗老师引用了顾宝昌教授的几个观点:一是社会经济发展高地区人口正增长、社会经济发展低地区人口负增长;二是社会经济发展高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低、社会经济发展低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高。另外,劳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在不断的增加,即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在不断的上升。同时,流动人口最开始是个人流动、夫妻流动,而现在家庭流动的情况也在增多。罗淳老师说: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流动性社会的时代。他非常赞同顾宝昌教授的观点:“我们当下关注流动人口,主要是关注流动人口主体行为及其权益诉求;要关注流动性对人口全局乃至社会全局的影响,及其对人口发展治理思路的挑战。”
分享了当代中国流动人口的态势与影响后,罗淳老师同样以项目调查数据分享了关于云南流动人口的一些发现。首先,云南流动人口的流动性与全国相比较低。但就云南自己本身来看,五普和六普期间,云南的流动人口明显增加而且占比也在增长;在云南流动人口中,20岁到44岁的流动人口占比超过总数的一半,这个年龄段的人口占比在近几年逐渐降低,0到19岁的流动人口占比逐渐升高;80后90后成为云南流动人口主体。此外,罗老师还介绍了云南流动人口的居住情况、婚姻、性别比例、流入原因等情况。
对于中国及云南流动人口态势与影响,从总体上来说,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,成为重塑中国人口区域新格局的主导力量;流动人口的代际分化及其发展诉求差异明显。也就是说80后90后和老一代的流动人口之间的诉求是不同的;云南依然是人口净流入省区,昆明甚至成为仅次于北上广等十城市之后的人口净流入城市。此外,云南流动人口的流动范围存在“内卷化”趋势。跨省流动的比例不断降低,省内流动则呈上升态势。罗老师对昆明市未来的扩展和发展仍然存有期待。
另外,罗淳老师还分享了他对中国及云南流动人口的更深的认识,比如,流动人口的变化,带来了城乡“二元”变成城市“二元”这样的一个新的矛盾和问题;人口流动导致农村萧条与城市“繁荣”并存,大量的留守老人及儿童的生活质量以及带来的社会问题都特别严重,我们应该密切关注;流动人口定居城市的愿望非常强烈,但户籍与土地制度困扰着他们,简单来说就是“城市不开门,农村难断根”。期待未来对流动人口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农民工市民化,诸如养老保险的(异地)转移接续、城乡医疗保险并轨等。罗老师提出:总量平稳递减是统筹解决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的设想与路径。长期来看应以人为本,破除一切歧视性的人口流动政策限制。让户口登记回归人口统计的基本职能。
党的“十八大”明确提出,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进一步关注城乡统筹与城乡融合问题,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。为此,提出了户籍制度改革的三条并行路径:一是吸纳农民工成为城市户籍人口;二是对尚不具备条件成为市民的农民工,努力提供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;三是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对城乡居民的全覆盖,消除对流动人口的歧视性境遇。
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中明确提出:“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,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。创新人口管理,加快户籍制度改革,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,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,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,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。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,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,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。”
因此,国家密切关注城乡统筹与城乡融合问题,并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做出了一系列的工作,统筹解决中国流动人口问题令人期待!